黄埔新征程特训营 专注青少年军事素质教育、青少年拓展
培训教育、黄埔品牌冬(夏)令营
全国报名服务热线:18028008323、18028008108
基地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小学军事研学活动全面展开:国防教育与素质素质拓展深度融合

中小学军事研学活动全面展开:国防教育与素质素质拓展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25-04-27

近年来,随着国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国多省市中小学陆续开展以"军事研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此类活动通过模拟军营生活、军事技能训练、国防知识学习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成为校园教育体系外的重要补充。


一、国防教育融入实践,强化青少年责任意识 在多地开展的军事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参与军事历史讲座、观看现代化装备模型展览等形式,系统学习国家安全战略、军事科技发展及革命历史传统知识。部分学校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和互动体验,深化对党史、军史的理解。 教育专家指出,此类实践教育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通过"场景化学习"帮助青少年建立立体认知,有效激发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某地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过军事研学活动的学生中,92%对国家安全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87%表示愿意主动关注国防建设动态。


二、军事训练锤炼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标准化军事训练是研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学生在教官指导下完成队列操练、内务整理、战术基础动作等训练项目,部分高年级学生还参与野外拉练、紧急救护、简易掩体构筑等进阶课程。训练过程中,严格的作息制度与纪律要求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某初中班主任反馈,参与过7天封闭训练的学生返校后,课堂专注度平均提升40%,班级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65%。心理学研究显示,适度的军事化训练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的抗压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特别对独生子女群体克服依赖心理、建立独立人格具有积极意义。


三、科技赋能研学体系,构建多维教育场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被引入军事研学领域。学生可通过数字模拟系统体验战斗机驾驶、舰船巡航等场景,部分研学基地设置电子沙盘推演课程,让学生在战略模拟中理解现代战争形态。此类创新手段不仅提升学习趣味性,更培养了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战略思维能力。 某研学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科技+军事"的课程设计,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物理原理变得具象化。例如在定向越野项目中,学生需综合运用地图识别、方位判断、距离测算等技能,将多个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四、家校社协同推进,安全保障成关注重点 军事研学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教育部门已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活动时长、师生配比、保险配置等提出明确要求。专业医疗机构建议,训练强度需严格遵循青少年身体发育规律,配备急救人员与应急预案。 家长问卷调查显示,83%的家庭支持适度开展军事研学,认为其有助于孩子"走出舒适区"。但也有家长提出,需警惕个别机构过度商业化的倾向,建议建立统一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对此,多地已成立由教育专家、退役军人、医疗人员组成的督导组,对研学项目进行全流程监管。


五、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助力人才全面发展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军事研学活动与现有课程体系深度融合,鼓励学校开发校本化国防教育课程。未来计划建立分级分类的研学标准,小学阶段侧重习惯养成与基础认知,中学阶段强化实践应用与思维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将研学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某地试点学校设置"国防素养"考核模块,通过训练表现、知识测试、主题汇报等多维度评估学生成长,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新思路。


业内人士分析,中小学军事研学的常态化开展,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进入"实践育人"新阶段。这种集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教育模式,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辟了创新路径。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社会资源持续投入,军事研学有望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
 粤公网安备4401130200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