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教育、黄埔品牌冬(夏)令营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
-
微信公众号
-
凌主任
-
谢教官
随着暑期临近,备受关注的2023年度科普实验夏令营于今日正式开启全国招募。本次活动以"动手发现真理,实验叩响未来"为主题,面向8-15岁青少年设计系列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旨在通过趣味化、系统化的实验项目,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多元实验项目激发探索热情 本届夏令营设置"基础科学探秘""工程技术实践""自然生态观察"三大主题板块,涵盖超过30项原创实验课程。在化学实验室中,学员将通过安全可控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亲手制作彩色沉淀物并学习物质变化原理;物理工作坊则引入简易机械臂组装项目,让青少年在螺丝刀与齿轮的碰撞中理解杠杆与传动系统运作机制。生态研究环节特别设置户外水质检测实践,参与者可使用专业试剂盒对周边水域进行采样分析,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为适应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模式。低龄组学员通过"彩虹密度塔""太阳能小车"等直观实验感受科学魅力,而高龄组则涉及"简易编程控制气象站""微生物培养观测"等进阶项目,部分实验成果可装入定制材料包供学员长期保存研究。
前沿科技体验引领未来视野 夏令营特设科技创新体验区,集成虚拟现实(VR)解剖实验室、3D打印工坊、仿生机器人操作台等前沿科技设备。在专业指导人员监护下,学员可穿戴VR设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三维模拟空间,或通过编程指令操控机械鱼完成水下避障任务。人工智能展区特别开设"图像识别工作坊",青少年可通过调整算法参数,训练计算机识别不同矿物标本,直观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逻辑。
为强化跨学科融合,活动引入"火星基地建造"主题挑战赛。各小组需综合运用物理学、建筑学、生物学知识,使用环保材料搭建具备氧气循环系统的太空舱模型,并在模拟陨石冲击、气压变化等极端环境测试中检验作品稳定性。该设计已获得教育专家认可,认为其能有效培养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培养贯穿全程 区别于传统科普活动,本次夏令营特别重视科研方法论传授。每日开设"科学日志"课程,指导学员规范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异常现象并形成研究推论。在"误差分析研讨会"上,导师将引导青少年分组讨论实验偏差成因,培养批判性思维。闭营仪式设置"少年科学论坛",要求每位参与者就自主设计的微型研究课题进行8分钟答辩,优秀方案可获得专业实验室的后续指导。
心理专家团队为课程注入情商培养元素。在"团队实验闯关"环节,小组成员需分工完成电路连接、数据测算、成果汇报等流程,过程中设置突发设备故障等情景考验,锻炼应急协作能力。数据显示,往届参与者的人际沟通评分平均提升42%,领导力认知水平增长35%。
安全保障与生活服务全面升级 活动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营地配备24小时电子围栏与应急响应小组。实验室严格执行"双导师监护制",所有化学试剂存取需经双重权限验证。医疗团队每日三次巡查学员健康状况,餐食由营养师定制菜单,采用分餐制保障饮食安全。
住宿区采用智能管理系统,每个房间配备紧急呼叫装置及空气监测仪。家长可通过专属平台实时查看学员实验动态,每日2200还将收到包含体温监测、活动参与度的健康报告。为预防极端天气,所有户外课程均设计室内替代方案,确保教学连续性。
报名方式与活动须知 本期夏令营在全国12个城市设25个营地,首期活动将于7月15日启动,滚动开班至8月25日。报名者需通过官方平台提交基础信息并完成科学素养测评,系统将根据年龄与知识储备匹配适训营地。早鸟优惠将持续至6月20日,边远地区学员可申请交通补助。
主办方提醒,参与者需自备基础文具与户外运动装备,实验防护服及专用器材由营地统一提供。结营后将颁发带有项目评定的科学实践证书,优秀学员可获推荐参与国际青少年科技赛事。目前已有超过300所中小学将本次活动纳入暑期实践学分认定体系,标志着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机制的实质性突破。
(本文不涉及任何具体机构及个人案例,数据来源于行业调研及往期活动统计)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