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新征程特训营 专注青少年军事素质教育、青少年拓展
培训教育、黄埔品牌冬(夏)令营
全国报名服务热线:18028008323、18028008108
基地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多地中小学军事训练基地投入使用 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体系

多地中小学军事训练基地投入使用 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体系

发表时间:2025-03-28


随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全面推进,全国范围内新建、改建的23所中小学军事训练基地于新学期正式投入运营。这些基地以"沉浸式国防教育"为特色,通过标准化军事训练课程体系,为中小学生提供规范化的国防实践教育平台。


一、政策导向推动基地标准化建设 根据教育部与国防动员部联合发布的《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建设标准》,新建基地均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训练场地和教学设施。占地规模控制在50-150亩之间,包含战术训练场、障碍训练场、军事历史展馆等六大功能区域。每个基地可同时容纳800-1200名学生开展5-7天的封闭式训练。


二、课程体系突出"军教融合"特色 基地采用"3+X"课程模式基础军事训练(队列、内务、纪律)、国防理论教育(军事常识、国家安全)、应急技能培训(急救、消防)构成必修模块,辅以军事科技体验、红色教育基地参访等选修内容。教学大纲显示,单个训练周期包含18个理论课时和42个实践课时,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安全保障构建全过程管理体系 针对社会关注的训练安全问题,各基地建立三级防护机制训练前由专业机构对场地设施进行安全评估,训练中配备持证医疗团队全程驻守,所有训练科目均采取分级管理制度。数据显示,首批参训的3.6万名学生中,轻微擦伤发生率控制在0.8%以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教学创新提升育人实效 部分基地试点"数字+军事教育"新模式,运用VR技术还原历史战役场景,开发军事策略模拟系统。在某省级示范基地,学生通过穿戴智能设备进行战术协同训练,系统实时采集团队协作数据并生成分析报告。参训学校反馈显示,该模式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测评值提升27%,纪律意识达标率提高34%。


五、师资培养保障教育质量 全国军事训练教官培训中心数据显示,经过专业认证的基地教官数量已达52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占比68%,师范专业背景人员占22%。培训课程涵盖青少年心理学、教育法规等12个科目,确保教学过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某地教育部门负责人透露,将建立教官星级评定制度,持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六、社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网络 各地探索"基地+"运营模式,与周边革命纪念馆、科技馆建立教育联盟,开发"军事训练+红色研学"复合型课程。某沿海城市基地联合当地驻军部队,开设海岸防卫认知课程;西南地区基地则与航空航天单位合作,建设模拟飞行训练舱。这种资源共享机制使单个基地的课程容量扩展40%以上。


七、评估体系完善教育闭环 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评估报告,经过基地训练的学生在意志力、责任感、团队协作三项核心素养指标上,分别较参训前提升31%、29%和35%。基地建立"训后追踪"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协助学校巩固教育成果,形成"训练-反馈-改进"的质量提升闭环。


随着秋季训练季的来临,各地教育部门正加紧完善配套设施。预计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100所标准化中小学军事训练基地,形成覆盖城乡的国防教育网络,为新时代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
 粤公网安备4401130200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