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教育、黄埔品牌冬(夏)令营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
-
微信公众号
-
凌主任
-
谢教官
近日,以“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爱国教育夏令营活动在全国20余个省市同步展开。该活动面向8至16岁青少年,通过红色文化研学、历史情景体验、军事素养训练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据统计,自7月初启动以来,已有数千名青少年参与其中,活动将持续至8月下旬。
红色研学沉浸式学习革命历史 夏令营首站以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场景。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地,青少年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观看历史影像、聆听专家讲座,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英雄事迹。部分营地还推出“重走长征路”模拟项目,参与者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团队协作任务,亲身体验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 “通过实物和场景还原,孩子们对课本里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一位活动组织者表示。研学过程中,青少年需撰写学习心得,并参与小组讨论,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军事训练锤炼意志培养责任感 除文化教育外,军事化训练是夏令营的另一大特色。在专业教官指导下,青少年参与队列训练、野外生存、急救技能等课程。某沿海城市营地设置“海岛防卫”模拟演练,要求学员在模拟战场环境中制定战术方案,培养团队协作与应变能力。 “训练比想象中严格,但结束时特别有成就感。”一名参与学生表示。活动方强调,军事训练并非追求高强度,而是通过规范化管理帮助青少年树立纪律意识,理解国防安全的重要性。
创新形式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为增强青少年参与感,多地夏令营引入数字化技术。VR虚拟展厅、AR历史场景复现等技术手段,让学员“穿越”至重要历史时刻;人工智能辅助的互动问答系统,则通过游戏化方式检验学习成果。在江苏某营地,学员还可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红色主题纪念品,将创意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专家指出“新技术降低了历史知识的理解门槛,但核心仍在于价值观引导。活动设计需平衡趣味性与教育性,避免流于形式。”
社会反响家校联动深化教育效果 本次活动采取“营地教育+家庭延伸”模式。家长可通过专属平台查看学员动态,并参与线上亲子共学课程。结营仪式上,多地举办“红色故事家庭汇演”,鼓励青少年与家长共同创作舞台剧、诗歌等作品。 “孩子回家后主动分享革命英雄的故事,这种改变令人欣慰。”一位家长反馈。部分学校表示,新学期将结合夏令营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巩固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长效规划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 主办方透露,未来计划将爱国教育夏令营纳入年度常态化项目,并联合文博机构、高校智库开发标准化课程体系。同时,拟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偏远地区青少年参与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活动需避免同质化竞争,建议细分年龄层设计课程,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评估教育效果。随着《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推进实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正朝着更系统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2023年爱国教育夏令营通过多元创新的形式,为青少年搭建起触摸历史、感知责任的实践平台。在沉浸式体验中,红色文化的种子悄然生根,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注入精神力量。
报名电话热线:
18028008323(谢教官-手机、微信同号)
18028008108(凌主任-手机、微信同号)
营地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金洲北路一街1号
粤备案号:粤ICP备2021139870号